剥蚀的地坛,不息的蛩声,会与音乐班的同学们擦出怎样的火花?11月29日,借学校青年公开课的东风,工作室成员满冰心老师开课《我与地坛》,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教研组长钟峰华老师受邀指导,工作室成员参与听课及评课。

钟峰华老师与工作室成员

开课设计·“我”的设计

满冰心老师上课

人应该如何对待死亡?又该如何活着?这两个问题或许是每个人都难免会去想又很难有答案的问题,也是历来作家在作品中忍不住去探讨和表达的话题。作家史铁生在他的《我与地坛》中给出思考。高一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学习有一定的经验,而让青春期的他们去体悟作者蕴藏在文字中的健全而丰满的思想、向死而生的精神却颇显为难。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中,满冰心老师带领学生由“读”入手,声声传思,去感悟母亲对作者深沉的爱意。

满冰心和学生互动

散文这一体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“处处有‘我’”。作者将自己的人格、个性注入字里行间,不论是抒情、叙事、说理,亦不论使用的是第几人称,其实无不是在抒我之情,表我之意,言我之志。因此,在这堂课程实践中,满老师引导学生研读人物描写片段,从中体会出作者的情感变化,感受其精神力量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启示。

《我与地坛》是史铁生用十五年的时间参悟生命的结晶。本节课主要是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,课文的思想感情在这里达到高潮,在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,体验浓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,从而达成学习目标。

在这一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。(一)情境回顾与感知:找出史铁生的人物状态(二)走近母亲——分析与感悟:分析母亲的行为与史铁生对母亲的设想,感知浓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理解与愧疚之情(三)升格实践:探究母亲给与作者怎样的生存启示。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,可以唤醒同学们对于母爱的深刻理解,母爱不仅可以是张扬的、感性的,也可以是默默的、克制的,母爱可以成为一个人行于世间的精神支柱,也可以在母爱的影响下,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
(开课教师 满冰心)

教研开展·“你”的理解

评课环节,满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后反思。老师们表示,满老师的公开课课堂设计“因地制宜”,符合音乐班学生教学实际;师生对话和谐自然,课堂气氛张弛有道,书写了语文人的情怀,展示了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。

开课老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

《我与地坛》是一篇沉淀了情感,渗透着反思的散文;史铁生,是一个有经历、有情怀、有人格魅力的作家;学习这篇文章的学生,是一群恰好处在青春期特殊阶段“倔强又羞涩”的孩子。因此,我觉得,教学设计应该要聚焦这篇文章的情感价值,要能够传递出作家独特的人格品质才适宜。

满冰心老师的课,确实是奔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。通过朗读、分析、讨论,一点点渲染情感,将这个深沉动人的母爱通过可操作的、理性的方式,一点点地嵌入、渗透到孩子们的心里。相信史铁生借由文字传达的这份感恩、自我省察,还有属于他的乐观和坚强,已经通过这堂语文课传播开去了。

(赵丹丹老师)

小满老师的这堂课是史铁生《我与地坛》第二课时,教学目标明确,课堂内容务实,节奏流畅,问题设计层层推进,非常注重文本内容的挖掘和整合,这些展现了小满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。

小建议:教学环节的处理上,可以带领学生多读,学生个别读、分角色读、集体读都可以,从读中体悟情感。

(龙志坚老师)

满冰心老师执教的是《我与地坛》第二课时,满老师课前布置预习作业,将作业展示作为课堂的一个研讨环节,是建立在对学情的充分预测的基础上的:既可以肯定学生预习的成果,也可以作为课堂环节的一个亮点,把学生带到更深一层的问题中。

整体来看,这节课教学内容凝练集中,环节清晰明了,教学目标充分实现。 在教学过程中,满老师充分利用了文本诵读这一教学方法,使学生很好地体悟到作者深沉而复杂的情感。但诵读的形式还可以更多样,可以尝试多位学生轮读同一段落、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等方式。通过比较不同诵读者的朗读风格、诵读体验,品评文本情感的复杂丰富,与作者产生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。

(孙林老师)

满老师的《我与地坛》的课堂设计,围绕问题情境,紧贴文本细读与朗读体悟,问题指令清晰准确,问题之理与朗读之情有机结合,引导学生的回答有情有理,声情并茂,问答之间都在靠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最近发展区,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理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;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自然互动恰到好处,水到渠成,老师抛砖引玉,步步引导,层层深入,在朗读体悟中不断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感性的理解,充分展现出满老师极强的课堂驾驭能力。

(杨鹏妃老师)

专家引领·微讲座

专家及工作室成员听课中

来自杭州高级中学(钱塘校区)的教研组长钟峰华老师受邀参与语文组活动,并作总结点评,他对本堂公开课予以高度评价。钟老师认为满冰心老师本次课堂的呈现,非常契合情感指向型散文的课程要求。作者史铁生的文字本身比较抒情,而授课的这部分内容更是纯粹的感性文字,在课堂上需要营造抒情氛围,并让学生置身其中去体会文字间流淌的情感,这对执教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:教师不仅需要激活自身情感体验,更要调动学生的情感。而满冰心老师能够结合音乐班教学实际,不断地通过“读”来让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深切的爱意,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捕捉情感,调动了课堂气氛,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。

钟峰华老师的指导

落实到课程设计上,钟老师也对满老师的教学设计表示了肯定。面对这样一个遭遇人生苦难,而又封闭“疯魔”的“我”,母亲是怎样做的?年轻的“我”对母亲的付出给予了怎样的回应?如今的“我”回想这一段经历,又给予了怎样的回应?作品是第一人称,但为什么可以描摹“母亲的心理”?四个问题步步深入、层层剖析,在朗读中带领学生走入母亲的情感世界,体会母亲给“我”的生存启示。并最终回到现实,唤起学生对亲人音容笑貌的记

忆,感知我们生活中的爱意。

最后,钟老师对语文组全体教师谈及他的教学感悟:我们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应试的,而是打动心灵的,语文是一门触及心灵的艺术。

钟峰华老师与工作室成员的座谈

“教”以潜心,“研”以致远。课堂,是教与学的重要场所,教师倾心向教,润物无声,必将春华秋实;而教研,是对课堂的记录和思考,源于课堂、高于课堂,也必将反哺课堂。“于高山之巅,方见大河奔涌;于群峰之上,更觉长风浩荡”,青年教师借公开课展示活动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艺,每次亮相,都是一次破茧成蝶。

撰稿:刘露

赵丹丹运河名师工作室 2023年11月2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