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恨•浓愁•深情

孙林老师

《雨霖铃》

这节公开课选自高中语文必修四“笔落惊风雨”这一专题。《雨霖铃》为宋代著名词人柳永所作,写景直白自然,感情蕴藉深沉,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品。

在设计中,这节课将“情”作为教学重点,以“情为何物““情现何处”“情由何起”三个问题贯穿整个课堂,尝试引导学生对作品情感进行由浅到深的探究,达成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目的,最终掌握词作“即事言情,情由景生”的抒情手法。

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“点染”这一术语的理解。为了让同学加深印象,拓展部分特别选用了高考真题《送王昌龄》。通过答题指导,同学们不仅对“点染”手法有了更直观的了解,也有了规范答题的初步意识。品情感,学鉴赏,挖据自己发现美的潜力,这就是这节课希望带给学生的。









部分听课教师评价





《在桥边》

伯尔用戏谑的笔调,通过反讽手段的运用,以一个饱经战争创伤的小人物那一点微不足道的悲欢,引起人们对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注,对缺乏精神关怀的社会现实的思考。人们容易置身战争之外,笼统地谈论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是容易的,但当战争或其他负面事件来临的时候,保持自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伯尔在文本中不惜笔墨地对将活生生的人数字化、抽象化、转换成空洞的百分比的现象进行了嘲弄。结合我们当下的疫情,我们注意到的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庞大的、触目惊心的、冷冰冰的数字,更应该关注这些数字背后的鲜活的个体。


叙述灾难和悲剧,也必须落到实体和细节上,才有丰满的血肉,才有惊心动魄的痛感和震撼,它方不失为一个真正的悲剧,悲剧的人性和价值才不致白白流失。重视那不幸人群中的“个”,爱护生也爱护死,严肃对待世上的每一份痛苦,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重大。这是《在桥边》带给我们的思考。












《声声慢》

《声声慢》情到深处,愁到极点,欲说还休,无助彷徨。该词以绝妙的叠字开篇,字字闪光,情景婉绝。



通过“淡酒”“过雁”“黄花”“梧桐”“细雨”“黄昏”,景物层层渲染,借景抒情;通过人物“寻寻觅觅”“借酒消愁”“望雁逢旧时”“赏花惹新愁”“守窗愁难耐”等一系列“为消愁反更愁”的行为,层层堆积,借事抒情。



本词教学设计以朗诵品读为经,以手法鉴赏为纬,以”赏“”读“聚合”愁”的情感体验,希求让学生体味李清照《声声慢》的艺术和生命之美。








现场听课教师

扫描二维码 | 关注我们

文:语文教研组

图:汪益停、吴中梁

杭州市长征中学育人目标:

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的现代中学生

杭州市长征中学

2020年6月23日